產品的市場定位與銷售的平台選擇,以及廣告投放的工具該使用那些,在產品上架前都應該先有完整的企劃方向,錯誤的銷售決策與定價行銷模式,會讓經營品牌成為一件痛苦的體驗。
參考看看以下的產品設定,與自己的邏輯設定上差異有多少,互相學習市場上的策略以及行銷應用模組,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經理人與經營者。
產品類別:日製進口保養精華液。
市場定位:30+~50+中高單價客群。
產品主視覺特性強調品牌質感,跳脫明亮的既定印象,導向沉穩內斂的品牌形象。
銷售通路:主要銷售自營官方店商網站,次要銷售MOMO購物網、YAHOO等大型平台。
廣告投放:FB新客群流量廣告、GOOGLE關鍵字廣告、LINE好友品牌廣告。
SEO規劃:部落客開箱文章、KOL開箱YT影片、消費者試用體驗回饋、官方網站消費者分享專區。
CRM工具:官方粉絲團+自營網站後台系統、LINE官方帳號。
產品的銷售策略跟TA設定大致以上述輪廓為主軸,有幾個重點需要注意。
通路的選擇上為什麼只有主流平台?
產品的定位在於中高價位族群,就不適合在蝦皮貨拍賣類型等平台銷售,那邊的受眾大多注重價格優先。
廣告投放為什麼沒有GOOGLE ADS?
主要的原因是新品上市,第一波的行銷做的是口碑建立以及形象定位,FB+GOOGLE這種陰魂不散的廣告模式,適合在導購的銷售檔期去做規劃。所以此次的新品,投入部分的預算到SEO的品牌資源建立,提供更多的資訊及內容供消費者瀏覽,建立產品信任感。
當官方產品與外部通路銷售,部落客推薦文再加上關鍵字等廣告,所有網址連結的串聯都會對品牌SEO有所提升。
行銷沒有SOP,是每一樣工具持續堆積上來的口碑與回饋,扎實的基本功,才是品牌生存與銷售的關鍵。